1747-AENTR
1747-BA
1747-BAJMPR
1747-C10
1747-C13
1747-C20
1747-CP3
1747-DU501
1747-FC
1747-KY1
1747-L532
1747-L533
1747-L541
1747-L542
1747-L543
1747-L551
1747-L552
1747-L553
1747-M13
1747-M15
1747-OS302
1747-OS401
1747-RL302
1747-SDN
1747-SN
1747-UIC
I/A系统网络:
*建立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标准基础上,符合IEEE规范;
*监控网络采用IEEE802.3u 100BASE T
*节点总线符合IEEE802.3标准
*数据库采用分散分布的全局数据库,通讯采用目标管理方式,例外报告和变化驱动技术,可有效地提高数据通讯的效率。节点总线的通讯负荷率低于10%
*数据传输速率为1G/100MBPS
1756-A10
1756-A13
1756-A17
1756-A4
1756-A7
1756-BA1
1756-BA2
1756-BATA
1756-BATM
1756-CFM
1756-CN2
1756-CN2R
1756-CNB
1756-CNBR
1756-CP3
1756-CPR2
1756-DH485
1756-DHRIO
1756-DNB
1756-EN2F
1756-EN2T
应用/操作站处理机:(工程师站)
*应用操作站处理机(AW51)具有应用处理机(AP51)和操作员处理机(WP51)的综合功能。
其中作为应用处理机(AP51)完成以下功能:
*实现系统和网络管理功能;
*实现历史数据及数据库管理;
*执行与显示、生产控制、用户应用程序、诊断和组态等有关的应用功能;
*作为计算机站完成大量的计算和管理;
*作为服务器站处理来自本身或其它站的任务所需的大容量存储文件申请等;
*应用操作站处理机AW51F主要性能指标
CPU: Ultra SPARC IIi 64位字长 RISC技术 650MHZ主频
内存: 512MB(可扩展至2GB) 硬盘容量:80GB(可扩展至320GB)
CRT尺寸:21”(支持双CRT) 分辨率: 1600*1280
1784-PCIC
1784-PCICS
1784-PCIDS
1784-PKTCS
1784-PKTX
1784-PKTXD
1784-U2CN
1784-U2DHP
1784-U2DN
1785-ENET
1785-L20B
1785-L20E
1785-L40B
1785-L40C
1785-L40C15
1785-L40E
1785-L60B
1785-L60L
1785-L80B
1785-L80C
1785-L80C15
1785-L80E
(五)程序设计
1.程序设计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来设计PLC程序。程序要以满足系统控制要求为主线,逐一编写实现各控制功能或各子任务的程序,逐步完善系统指定的功能。除此之外,程序通常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初始化程序。在PLC上电后,一般都要做一些初始化的操作,为启动作必要的准备,避免系统发生误动作。初始化程序的主要内容有:对某些数据区、计数器等进行清零,对某些数据区所需数据进行恢复,对某些继电器进行置位或复位,对某些初始状态进行显示等等。
2)检测、故障诊断和显示等程序。这些程序相对独立,一般在程序设计基本完成时再添加。
3)保护和连锁程序。保护和连锁是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必须认真加以考虑。它可以避免由于非法操作而引起的控制逻辑混乱。
2.程序模拟调试
程序模拟调试的基本思想是,以方便的形式模拟产生现场实际状态,为程序的运行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根据产生现场信号的方式不同,模拟调试有硬件模拟法和软件模拟法两种形式。
1)硬件模拟法是使用一些硬件设备(如用另一台PLC或一些输入器件等)模拟产生现场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以硬接线的方式连到PLC系统的输入端,其时效性较强。
2)软件模拟法是在PLC中另外编写一套模拟程序,模拟提供现场信号,其简单易行,但时效性不易保证。模拟调试过程中,可采用分段调试的方法,并利用编程器的监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