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母线分类
1.1 离相封闭母线
每相具有单金属外壳且各相外壳间有空隙隔离的金属封闭母线。发电机出线至主变压器和厂用变压器的母线一般采用离相封闭母线。
1.2 共箱封闭母线
三相母线导体封闭在同一金属外壳中的金属封闭母线。厂用电系统和启备变系统一般采用共箱封闭母线。
2 、封闭母线常用的防结露方式分类
2.1 微正压:封闭母线外壳内充以微正压(300—2500Pa)的干燥空气;
2.2 持续通风:封闭母线外壳内持续通以干燥空气(热风);
2.3 外壳加热:封闭母线外壳上装设恒温加热装置;
2.4 内部伴热:封闭母线内部敷设伴热电缆。
3、 封闭母线的防护配置要求
3.1 离相封闭母线系统的配置要求
3.1.1 离相封闭母线应密封完好,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Ip及以上。
3.1.2为防止潮气和灰尘侵入封闭母线,离相封闭母线应配置防护装置。根据多年运行经验,推荐采用微正压装置。各企业也可根据封闭母线密封情况和地区气候状况,采用微正压+电加热、持续通风等防护方式。
3.1.3在没有配置可靠的带电离子过滤装置的情况下,不允许微正压和持续通风装置的压缩空气在封闭母线的各相间循环,以免带电灰尘引起相间放电故障。
暴露问题(设备问题、管理问题)
1、隐患排查工作开展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封闭母线内结露问题,未能定期对封闭母线内积水进行排放处理。
2、设备巡视不到位,对与主设备相关的附属设备重视程度不够。设备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封闭母线微正压装置运行状况对封闭母线安全运行的造成的威胁,没有及时发现封母微正压装置长期未投入运行而造成的影响。
3、设备管理不到位,设备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封闭母线密封性不良,在微正压装置退出运行期间,会存在加剧封闭母线内外冷热空气对流,造成母线内结露情况加重。
4、运行管理不到位,运行规程不完善,未对微正压装置投退作具体规定,造成机组长时间停运期间微正压装置未正常投入运行。
封闭母线执行GB/T 8349-2000标准,该标准规定了金属封闭母线的类型、技术参数、结构性能、试验方法、设计制造和包装运输方式、安装运行要求等。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流4000A及以下,50/60Hz的金属封闭母线,主要用于发电机出线及其他输配电回路,以安全传输电能。该标准明确指出不适用于母线槽。
母线槽执行GB 7251.6-2015国标,该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不超过1000V,直流不超过1500V的成套设备;与发电、输配电、电能转换及控制电能损耗的设备配套使用的成套设备;为条件设计的成套设备;为机器的电气设备而设计的成套设备等。
由此可见,我们过去经常将母线槽和封闭母线混淆概念,现在两者各有标准、定义,不能再混淆了!封闭母线目前主要用在电力行业10kV以上系统;而民用建筑中常用的是母线槽,且低压使用的都是低压母线槽,母线槽分空气型和密集型两大类。
带铠电缆的结构共分六层,中间一层为铜导电线芯,铜芯外第二层为云母带绕包绝缘耐火层,第三层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第四层为内衬层,第五层为钢丝铠装(含六根铜丝),第六层为PVC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