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统则将控制器分散在自动化系统中,并提供通用的接口、的控制、系统级数据库以及易于共享的信息。传统上,DCS主要应用于过程工艺和比较大的工厂,在整个工厂的生命周期中,大型系统应用程序更容易维护。
PLC(1)从开关量控制发展到顺序控制、运算处理,是从下往上的;
(2)逻辑控制、定时控制、 计数控制、 步进(顺序)控制、连续PID控制、 数据控制――PLC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通信和联网等多功能;(3)可用一台PC机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4)也可一台PLC为主站,多台同型PLC为从站,构成PLC网络。这比用PC机作主站方便之处是:有用户编程时,不必知道通信协议,只要按说明书格式写就行;(5)PLC网络既可作为立DCS/TDCS,也可作为DCS/TDCS的子系统;(6)主要用于工业过程中的顺序控制,新型PLC也兼有闭环控制功能。
DCS的这种结构源于其使用领域主要在大型控制对象,19英寸标准机箱便于密集布置,较少的I/O点数则是由于对分散度的要求。PLC的大底版式机架,封闭式模件结构在管理和配置上更加灵活,单个设备的可靠性更高。因此,不少DCS也吸收了PLC在结构上的优点,采用了和PLC相似的封装结构,如I/A采用金属外壳, NETWORK-6000+采用导电塑料外壳。
DCS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又称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它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它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结合起来, 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它既打破了常规控制仪表功能的局限, 又较好的解决了早期计算机系统对于信息、管理和控制作用过于集中带来的危险性。它主要用于大规模的连续过程控制系统中, 如石化、电力等。其核心是通信, 即数据公路。
它的基本要点是:
(1) 从上到下的树状系统, 其中通信是关键。
(2) PID在中断站中, 中断站联结计算机与现场仪器仪表与控制装。;
(3) 是树状拓扑和并行连续的链路结构, 有大量电缆从中继站并行到现场仪器仪表。
(4) 信号系统包括开关量信号和模拟信号。
(5) DCS是控制(站) 、操作(操作员站) 、现场仪表(现场测控站) 的3级结构。
Plc工控数据模拟量采集模块:
数据传输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即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使用有线通信方式的数据采集被称为有线数据采集,同样的使用无线通信方式的数据采集被称为无线数据采集。
无线数据采集是现代信息通信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等作为现代数据监测控制的基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