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剩余正弦交流电流能确保脱扣
A类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剩余正弦交流电流和剩余脉动直流电流能确保脱扣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功能
电击危险防护有两种基本情况: 故障保护(间接接触)和基本保护(直接接触)。根据文献中的描述:“RCD的主要功能或基本功能是提供故障防护,但作为具有足够灵敏度的电器(指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大于30 mA的RCD)还有一个附加的好处:即使其他防护措施失效或者电气装置或设备使用者疏忽,该电器对与带电的导体部件直接接触的使用者能提供保护,即作为直接电击防护的附加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补充是不能替代绝缘、屏护与间距等基础防护措施的。
此外,规范里还提到:“RCD能对过电流保护电器不动作而长期持续的接地故障电流产生的火灾危险提供保护。”
针对目前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发生单相漏电后易造成更为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的问题,在低压三相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一种新型低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运行特性,探讨了不同线制下低压供电系统保护器设计的一般原则。遵循该原则可以将谐振参数控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避免了设计的盲目性。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特性参数与选择
RCD的两项主要参数,这是选
取RCD的核心内容。
(1)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Δ n额定剩余动作电流指在规定条件下,RCD必须动作的剩余电流值。国家标准规定的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值,优先推荐采用的有:6 mA、10 mA、
30 mA、100 mA、200 mA、300 mA、500 mA、1 A、2 A、3 A、5 A、10 A、20 A和30 A,共14个等级。其中,30 mA及以下属于高灵敏度,主要用于电击防护;100 mA~1 A属于中等灵敏度,用于电击防护和漏电火灾防护;1 A以上属于低灵敏度,用于漏电火灾防护和接地故障监视。
(2)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IΔ no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指在规定条件下,RCD必须不动作的剩余电流值。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IΔ no总是与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Δ n成对出现,优选值为IΔ no=0.5IΔ n(0.5IΔ n值仅指工频交流剩余电流)。
如果IΔ n是保证RCD不拒动作的下限电流值,IΔ no则是保证RCD不误动作的上限电流值。当判断一只RCD是否合格时,若RCD的动作剩余电流值为IΔ ,则一定要IΔ ≤IΔ n和IΔ ≥IΔ no同时满足才是合格的。这即是说,在制造产品时,RCD的实际剩余动作电流IΔ 在[ IΔ no,IΔ n]之间是正确的;而在设计时,应使设计要求的剩余动作电流值I1和剩余不动作电流值I2在[IΔ no,IΔ n]之外才是正确的。
所以,选用的RCD的IΔ no要求大于正常剩余电流值。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Δ n来计算。考虑到留有裕量,以适应回路绝缘电阻降低、用电设备增加、过大电压正偏差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剩余电流,有如下计算要求(I1k为正常剩余电流):
1)用于单台用电设备时,IΔ n≥4I1k。
2)用于线路时,IΔ n≥2.5I1k,且同时IΔ n还应满足不小于其中一台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时剩余电流值的4倍。
3)用于全网保护时,IΔ n≥2I1k。
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分类及使用范围
目前,市场上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型号和种类繁多,但工作原理基本一致。根据其动作特性与电源电压是否有关,分为电磁式剩余电流保护器和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两种。
一般动作特性与电源电压无关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通常被称作电磁式剩余电流保护。该剩余电流保护器通常被使用在农村、城乡结合部、动力和照明混用的线路。该类型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理论使用的是电流的平均值算法。
动作特性与电源电压有关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通常被称作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该类型的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是在原有剩余电流保护装置的基础上改进算法、改进制造工艺而来。以前农村、城乡结合部、动力和照明混用的线路中的负载性为线性负载,电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容性负载,谐波源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更新叠,冶金工业、化工产业的发展,电气化铁路的建设,为了工业化生产的稳定,大量使用UPS、整流器、逆变器、IGPT 以及硅整流等非线性元件,使负载性质从线性负载转变为非线性负载,使得电磁型剩余电流保护器在新的环境下无确动作,于是安科瑞设计了ASJ10-LD1A新型的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器。
民用建筑中,一般哪些场所应设置RCD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7.7.10条1款规定:“下列设备的配电线路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1)手持式及移动式用电设备;
2)室外工作场所的用电设备;
3)环境特别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
4)家用电器回路或插座回路;
5)由TT系统供电的用电设备;
6)电气设备,急救和手术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宜作用于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