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电机的特别性,选型编码器须注意事项:
1.电机功率大,启动瞬间三相电压不平衡较为普遍,瞬间产生偏向磁场的交流感应电流冲击造成编码器的信号干扰与损坏。
2.电机大,驱动力强,启动轴向窜动较大,编码器轴机械冲量损伤。
3.在PLC+变频器+编码器的控制方案中,编码器信号进PLC的传输距离较长。
速度编码器就是增量脉冲编码器,一般以1024PPR的分辨率就足够了。
结构设计对策
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和评价非正弦电源特性对变频电机的绝缘结构、振动、噪声、冷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证产品的性能符合要求:
1、一般为F级或更高的绝缘等级,加强对地绝缘和线匝绝缘强度,特别要考虑绝缘耐冲击电压的能力。 有的电机生产厂家采用加厚漆膜电磁线,规范的电机生产厂家采用变频电机电磁线。从电磁线的性能指标分析,变频电磁线采用的漆有别与普通电磁线,采用加厚线会有一定效果,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从成本造价分析,变频电磁线要比普通电磁线价位高。
2、要充分考虑电动机构件及整体的刚性,以有效规避电机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从提高电机固有频率的角度,避开与各次力波产生共振现象。
3、对容量超过132千瓦的电动机应采用轴承绝缘措施。主要是因为变频电机容易产生磁路不对称,导致电机运行时产生轴电流,当其他高频分量所产生的电流结合一起作用时,轴电流将大为增加,从而导致轴承损坏,所以一般要采取绝缘措施。
4、对恒功率变频电动机,当转速超过2P电机同步转速时,应采用耐高温的特殊润滑脂,以保证轴承运行时的润滑效果,必要时应选用特殊的耐高温轴承。
不同的电机厂家,同规格的电磁方案不尽相同,但电机运行的实际效果会有一些差异性;相同的产品,由于使用工况的特殊性,也会导致同规格产品稳定性的差异。建议,电机生产厂家应尽力充分了解电机的使用工况,通过产品的顶层设计改进规避实际的使用风险。
因此,如果变频电机编码器选型与安装得当,由于电机与变频器效率的提高,损害故障的减少,并且能真正体现变频电机的节能效果,多安装一个编码器所获得的效益是远远大于一个编码器的价格。
伺服电机和变频电机的区别
简单的讲,伺服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而变频器通常工作于开环控制,所以无论从速度还是精度上,变频器都无法和伺服相比。
其实变频只是伺服的一个部分,伺服是在变频的基础上进行闭环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变频器只是一个V-F转换,用于控制电机的一个器件。而伺服是一个闭环的系统。简单说变频器主要控制电机的转速。伺服是既可以控制速度,又可以控制位置和移动量,力距,定位,从而达到精确、稳定,不会因变频而产生死机。伺服不仅能达到以上的功能,而且产生一个闭环的系统,从而避免变频器产生的辐射。变频器在变频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温度的提高与声音,而伺服系统是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所以说伺服系统的达到的效果是变频电机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