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比较
温度漂移的区别:温度测量仪表除了基本精度外,还有一些影响仪表精度的因素,如工作环境变化引起仪表精度下降,这个影响量称为仪表的温度漂移。这个影响量是仪表的重要指标,温度漂移越小,这个仪表测量精度越高,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小。如果温度变送器与测温数显仪有相同的温度漂移指标。但工作时因测温数显仪的内部温升大于温度变送器,所以温度变送器温度漂移对仪表总精度的影响远小于测温数显仪表。
精度方面的区别:温度变送器的精度为0.1%,而数显表的精度通常为0.5%,显然温度变送器的精度要比数显表精度高5倍。
使用寿命的区别:4-20mA二线制温度变送器使用寿命要比测温数显仪表长得多。测温数显仪表的电源部份发热厉害,很容易失效。
价格方面的区别:通常温度变送器的价格要比测温数显仪表的价格高、但测温数显仪表在现场安装必须外加保护箱,而且为了达到防护要求,又要能看清数值,就只能加透明玻璃,这样也要增加不少成本,还有数显表不是二线制仪表,需要独立的220V供电,那么就得从遥远的控制室拉一根电源线过来,还要安装空气开关等安全措施元件,总体算下来成本没低反而增加了不少
用电成本的区别:温度变送器用电费用是测温数显仪表的十分之一不到,每台每年估计要比测温数显仪表省电40度左右。
安装使用维修的区别:温度变送器接线端子比测温数显仪表少,安装和维修方便,因此,这方面的开支也省。
综述:从上述区别来看,工业现场采用室内用的测温数显仪表是不合适的,它的很多指标不符合现场使用要求,价格“便宜”,但是,如果全面分析的活,它的价格性能比是很差的,今后消耗的电费,维修成本开支会很大。 [1]
发展历史
所谓温度变送器,就是将热电阻、热电偶、电阻及毫伏信号,转换成标准两线制4…20mA,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室的设备,一般用于工业现场。
传统型温度变送器量程范围需要改变时,一般通过调零和调满2个电位器进行调整,但这2个电位器是造成产品温度漂移大的元凶。随着科技的进步,由于传统的模拟型温度变送器调试的繁琐,综合性能指标较差,已无法满足现场用户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工厂备品备件的要求,更无法满足传感器生产厂备货的需求。
因此智能型变送器孕育而生,其中一种是在产品中采用CUP,将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调试时通过PC上安装专用软件,用数据线和调制解调器,来改变温度变送器的量程范围和分度号;另外一种是在智能型产品本身嵌入HART通讯板,通过HART协议手操器来改变温度变送器的温度范围和分度号;还有两种分别是PA协议和FF协议的温度变送器,其原理与HART协议类似。HART、PA、FF通讯协议的应用,更便于产品的编程(不限位置),但会增加产品本身的价格,给业主带来负担。
传统型温度变送器、PC编程温度变送器和HART编程温度变送器,是目前大部分工厂的选择方式。但是这些方式在现场使用了多年以后,往往听到用户反应调试还是太繁琐,不可能每个工人都配备PC,即使有PC也未必会用,因为各个厂家的调试软件都不统一,且很繁琐;很多工厂也未配备HART手操器,变送器需要调整量程时往往不是很便利。那么有没有一种产品可以改变这样的现状呢?
从走访到构思再到试制,通过近30个月的时间,终于该产品通过了各项指标的考核,尤其是防雷和脉冲串实验非常好;也满足了现场用户及传感器厂商的配套需求;即是智能型的产品,又操作起来简便,它甚至只需要一把螺丝刀,改变拨码器位置就能改变它的量程,将温度变送器做了微创新。
温度变送器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温度变送器采用热电偶、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从测温元件输出信号送到变送器模块,经过稳压滤波、运算放大、非线性校正、V/I转换、恒流及反向保护等电路处理后,转换成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4~20mA电流信号输出。
温度变送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温度变送器经常和一些仪表配套使用,在配套使用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小的故障。比较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如下。
第一,被测介质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变送器输出没有变化
这种情况大多是温度变送器密封的问题,可能是由于温度变送器没有密封好或者是在焊接的时候不小心将传感器焊了个小洞,这种情况一般需要更换变送器外壳才能解决。
第二,输出信号不稳定
这种原因是温度源本事的原因,温度源本事就是一个不稳定的温度,如果是仪表显示不稳定,那就是仪表的抗干扰能力不强的原因。
第三,变送器输出误差大
这种情况原因就比较多,可能是选用的温度变送器的电阻丝不对导致量程错误,也有可以能是变送器出厂的时候没有标定好。
安装注意/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在安装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绝缘变差而引入的误差如热电偶绝缘了,保护管和拉线板污垢或盐渣过多致使热电偶极间与炉壁间绝缘不良,在高温下更为严重,这不仅会引起热电势的损耗而且还会引入干扰,由此引起的误差有时可达上百度。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热惰性引入的误差
由于热电偶的热惰性使仪表的指示值落后于被测温度的变化,在进行快速测量时这种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应尽可能采用热电极较细、保护管直径较小的热电偶。
在测温环境许可时,甚至可将保护管取去。
由于存在测量滞后,用热电偶检测出的温度波动的振幅较炉温波动的振幅小。
为了准确的测量温度,应当选择时间常数小的热电偶,时间常数与传热系数成反比,与热电偶热端的直径、材料的密度及比热成正比,如要减小时间常数,除增加传热系数以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尽量减小热端的尺寸。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在使用中,通常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管壁薄、内径小的保护套管,在较精密的温度测量中,使用无保护套管的裸丝热电偶,应及时校正及更换。
优势/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1.结构简单、2.节省引线、3.输出信号大、4.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好、5.显示仪表简单、6.固体模块抗震防潮、7.有反
接保护和限流保护、8.工作可靠。
输出信号:的输出为统一的4~20mA信号;
适用范围:可与微机系统或其它常规仪表匹配使用。也可用户要求做成防爆型或防火型测量仪表。
SBW系列温度变送器模块为24V供电、二线制的一体化变送器。产品采用进口集成电路,将热电阻或热电偶的信号放大,并转换成
4-20mA的输出电流,或0~5V的输出电压。其中铠装变送器可以直接测量气体或液体的温度特别适用于低温范围测量,克服了冷凝水
校准事项/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一体化温度传感器的校验原理是利用毫伏信号发生器模拟热电偶产生对应于不同温度值的毫伏信号作为变送器的输入信号;利用精密的电阻箱产生对应于不同温度值的电阻信号作为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通过调整响应的电位器,从而实现传感器的零点、量程的调整和精度的校验。一体式温度传感器调校注意事项,接线时要注意极性,并且在通电预热15分钟后开始调校。调校中以缓慢的速度输入信号,以保证不产生过冲现象。在调整电位器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拧坏。调校前,要准备好校验记录单,并查热电偶在各校验点的温度/毫伏对照表或热电阻温度/电阻对照表,将需要的数据查出并填入已经准备好的数据记录表中。
安徽维尔特仪表线缆有限公司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接线方法是这样的:
安全火花回路的接线必须是带有绝缘套或屏蔽的导线,并且和非安全火花回路的接线彼此隔离以免互相混触,还有就是不同型号温度变送器按说明书接线对于具有安全火花回路的防爆仪表接线时一定不能接错并要仔细检查是否有短接或接错。
温度变送器采用热电偶、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从测温元件输出信号送到变送器模块,经过稳压滤波、运算放大、非线性校正、V/I转换、恒流及反向保护等电路处理后,转换成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4~20mA电流信号0-5V/0-10V电压信号,RS485数字信号输出。
1、5,6分别接24V电源正、负极。
2、Pt100是三线制接法,用一根三芯屏蔽电缆,三根线的一端分别接2,3,4,三根线的另一端将接3的头子接Pt100一端,将接2,4两根线并联后接在Pt100的另一端。
四线制,正的接1.2,负的接3.4。两线制正的接2,负的接3.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温度传感器与变送器的完美结合,以十分简捷的方式把 -200~+1600 ℃ 范围内的温度信号转换为二线制 4~20mA DC 的电信号传输给显示仪、调节器、记录仪、 DCS 等,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现代工业现场、科研院所温度测控的更新换代产品,是集散系统、数字总线系统的必备产品。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通常可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种类型。这种分类方式主要依据热电阻和热点偶的测温范围不同的,热电阻分好多种,大概范围最大-200-500度,热电偶也分好多种型号,测温范围最大0-2200度。而且两个测温的精度不用,热电阻的精度要比热电偶高。
产品名称: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型 号:特WR(Z)B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安徽维尔特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与工业热电偶、热电阻配套使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采用二线制传输方式(两根导线作为电源输入和信号输出的公用传线)。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将工业热电偶、热电阻信号转换成与输入信号或与温度信号成线性的4-20mA、0-10mA的输出信号。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可直接安装在热电偶、热电阻的接线盒内与之形成一体化结构。它作为新一代测温仪表可广泛应用与冶金、石油、化工、电力、轻工、纺织、食品、国防以及科研等工业部门。
工作原理
防爆热电偶利用间隙隔爆原理,当腔内发生爆炸时,能通过接合面间隙熄火和冷却,使爆炸后的火焰全温度传不到腔外,从而进行防爆。
热电偶(热电阻)产生的热电势(电阻)经过温度变送器的电桥产生不平衡信号,经放大后转换成为4-20mA的直流电信号给工作仪表,工作仪表便显示出所对应的温度值。
注意事项
温度变送器的供电电源不得有尖峰,否则容易损坏变送器。变送器的校准应在加电5分钟后进行,并且要注意当时环境温度。测高温时(>>100℃)传感器腔与接线盒间应用填充材料隔离,防止接线盒温度过高烧坏变送器。在干扰严重的情况下使用传感器,外壳应牢固接地避免干扰,电源及信号输出应采用Ф10屏蔽电缆传输,压线螺母应旋紧以保证气密性。只有RWB型温度变送器有0~10mA输出,为三线制,在量程值的5%以下,由于三极管的关断特性造成不线性。温度变送器每6个月应校准一次,如果DWB因受电路限制不能进行线性修正,最好按说明选择量程以保证其线性。
数据显示不准的原因
1.线路长,信号衰减;
2.线路阻抗不匹配;
3.信号受干扰,没有屏蔽;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
一体化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是体积比较小的、可以安装到热电阻的接线盒内的温度变送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一般由测温探头(热电偶或热电阻传感器)和两线制固体电子单元组成。采用固体模块形式将测温探头直接安装在接线盒内,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变送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一般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型两种类型。
热电阻温度变送器是由基准单元、R/V转换单元、线性电路、反接保护、限流保护、V/I转换单元等组成。测温热电阻信号转换放大后,再由线性电路对温度与电阻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补偿,经V/I转换电路后输出一个与被测温度成线性关系的4~20mA的恒流信号。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一般由基准源、冷端补偿、放大单元、线性化处理、V/I转换、断偶处理、反接保护、限流保护等电路单元组成。它是将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冷端补偿放大后,再帽由线性电路消除热电势与温度的非线性误差,最后放大转换为4~20mA电流输出信号。为防止热电偶测量中由于电偶断丝而使控温失效造成事故,变送器中还设有断电保护电路。当热电偶断丝或接解不良时,变送器会输出最大值(28mA)以使仪表切断电源。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具有结构简单、节省引线、输出信号大、抗干扰能力强、线性好、显示仪表简单、固体模块抗震防潮、有反接保护和限流保护、工作可靠等优点。
一体化温度变送器的输出为统一的4~20mA信号;可与微机系统或其它常规仪表匹配使用。也可应用户要求做成防爆型或防火型测量仪表。